父母都愛孩子,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給自家孩子,讓他無憂無慮地成長。
但是有些父母卻不是這樣想的,出於對孩子的佔有慾,而將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物。
知乎上有網友評論這種現象,“父母講得過你的時候,就和你講道理,講不過你的時候,就會和你講倫理。”
前段時間杭州的一個慘劇,九歲男孩弄丟手機被媽媽打死;以及震驚華人圈的,美國華人夫妻打死女兒藏屍廚房……
這些案例都在控訴:當父母將孩子當成自己私有物時,後果有多嚴重。
父母比孩子經歷得更多,閱歷和經驗都比孩子多很多。很多事情聽父母的安排的確會少走許多彎路。
但是過度的干涉,每一步路都要爲孩子鋪好,這對每個孩子而言,卻並不是好事。
韓劇《親愛的朋友們》裏,媽媽晶雅的大女兒順英,在她的的安排下,按部就班地學習、結婚。
在媽媽看來,順英在自己的安排下,是幸福的。
但是媽媽不知道的是,順英結婚後屢次遭到丈夫家暴,可是因爲不想拖累父母,就這樣忍氣吞聲十幾年。
“我幫你安排纔是最好的”這種道德綁架常常會讓孩子喘不過氣來,也引發了許多悲劇。
  微信图片_201806051739483.png
全世界的父母最想要的,不過是孩子快樂而已。那些讓孩子過得更好的慾望,如果讓孩子感到“疼”了,倒不如及早停止。
孩子成長,不需要揠苗助長,碰壁後孩子會自己改正前行方向。
這個孩子,不止指那些未滿18週歲的人,也包括,未擺脫原生家庭帶來影響的我們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情感 夫妻
    全站熱搜

    C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