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包養” 一詞,會讓你想到什麼?
小三、二奶、女大學生...
“包養”,即基於經濟交易的交往關係,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爲了錢形成交往關係,以金錢的寄予和索要建立。
“被包養的女大學生”,又會讓你想到什麼?
這或許是一個敏感的話題,但它絕對是存在我們生活周邊。所以今天,我們就來討論這個話題 “被包養的女大學生,後來都怎麼了”.
前端時間,我在網上看到一個人的投稿:


“我陷入困境,請你幫幫我。
我是一個大二的學生,大一的時候家裏出了一點事,爸爸的公司破產了。
本來家境還可以的,現在一下子陷入深淵,家裏還經常有人上門追債。
我現在的生活費就是在靠小姨接濟,她也不是很有錢,所以沒辦法給我太多。
這跟我原來的生活根本沒辦法相比,我過得很拮据,但是我現有朋友圈子大家都是有錢人,以我現在的情況和她們一起玩實在是有點吃力。
上個月,我和朋友叫專車出去玩,是一輛奧迪,車主看起來很年輕。
那天晚上,有人加我微信,我通過後問對方是誰。
他告訴我他是那個車主,他只是試一下可不可以用手機號碼加我,沒想到真的可以,希望和我交個朋友。
一來二去斷斷續續聊了將近一個月,中間約出來見過兩次,他是那種年輕雅痞大叔型的,不可否認,我對他很有好感。
但是,在前幾天他提出要 “包養” 我的想法,他說他也沒有家室,戀愛無能,只是希望有人可以陪他。
我很心動啊,我不想再過現在這種捉襟見肘的生活了,怕朋友們看不起我,排擠我,這樣大概也可以減輕家裏的一點負擔吧,
我真的快被動搖了,而且我對他也有一點好感,求罵醒。“

或許有人會羨慕那些被包養的女大學生,羨慕她們漂亮,足夠有魅力,躺着就能賺錢。
但你肯定不知道她們苦心研究各種體位,各種場景,各種心理學,只爲討得對方的歡心是有多累啊。
其實你在羨慕的時候,不過是羨慕人家的不勞而獲。
其實你根本不瞭解 “被包養” 的光鮮亮麗背後,有多少悲傷的故事:
學妹莎莎被一個老闆包養過,但是也被傷過。她以爲老闆是真心喜歡她,寵她,想和她一輩子走到結婚的那種,一股腦地扎進去不能自拔,最後卻被老闆玩膩了之後一腳踹開。老闆和她說的最後一句話是: “麻煩你搞清楚我們之間的關係,我給你錢,你服務於我,這是一種交易,不是愛。” 莎莎在我這裏哭到大半夜,整個人差點抽搐。
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大四,那一晚她哭的很傷心,音樂好像聽見她和電話那頭的人說她沒了生育能力,估摸着之前做人流次數太多所致。一個原本漂漂亮亮的女孩子,因爲各種被包養反覆流產,導致最後連做母親的資格都沒有,她說,如果能重來,給她一千萬,都不會和 “被包養” 三個字沾上一點關係。
嗨。說真的,若你想走 “被包養” 的路,只管走,沒人攔得住你,但請你在走之前先想想清楚,你真的能夠承擔 “被包養” 的後果嗎?
或許你會說,“包養” 只是你達成目標的一種捷徑,只是爲你進入另一個階層的踏板。那希望你想清楚,你能付出多少努力去做好這件事?
你在電視上看到過被包養,自認爲不就是陪陪對方吃飯、進房間幹羞羞的事情 (例子: 電視劇蝸居里的海藻),但相信我,真沒那麼容易。
在去年上新的美劇《應召女友》 (已經出了二季) 裏,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個女大學生如何過上被包養的生活,然後漸漸迷失自己。...
微信图片_20180605173432.png
你如何看待 “女大學生被包養”?

arrow
arrow

    C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